优文百科网留学资讯范文高考学习
首页 > 学习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所著的一篇驳论文,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和抗日斗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教学要点]

疏通课文,弄清写作背景。

一. 导入新课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 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其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

本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是作者为批驳“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有些人散布对抗战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文章抓住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为“突破口”,采用反驳对方论证的方法,通过正面立论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手法,一举击中要害,反驳强劲有力。论证思路上采用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作出结论的顺序逐层推进,语言具有辛辣的讽刺特色。

(二)学法引导

学习本文,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着重学习作者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由于本文是一篇采用驳论的论证方式的议论文,因而要结合学习驳论文的有关知识来阅读、理解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对本文语言的讽刺特色也应注意分析、体会。

(三)审美鉴赏

涵蕴丰富的标题

鲁迅的文章向来注重文题的推敲,本文标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呈现在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另外,采用问句的形式,悬而不论,也很巧妙。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显得太白,缺少张力;现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甚至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的内容又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实在是蕴涵丰富。

(四)重难点突破

1.本文要批驳的错误论调是什么?文章是怎样提出要批驳的错误论点的?

【析】本题既是训练学生从语段中归纳提炼要点信息的能力,也是让学生有意识地思考、学习驳论文,批驳敌论证的方法。

【参考答案】错误论调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于“国联”,再后是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由此亮出批驳的靶子——“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本文是以什么为批驳的“突破口”的?对此,作者怎样进行批驳的?

【析】此思考题意在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本文所采用的“驳论证”的驳论方法,并分析领会作者是怎样在直接批驳了对方论证的基础上驳倒错误论点的。

【参考答题】本文以批驳敌论证为“突破口”进行批驳。作者在第1节文字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了基础。议论语句“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用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明确揭示了敌论证以偏概全的毛病。

文章直接批驳敌论的方法是:(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3)求神拜佛是“自欺”。这些批驳证明中国人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说明敌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从而驳倒了敌论证。

3.作者是怎样提出并论证自己的正面论点从而间接反驳了敌论点的?

【析】此题直接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掌握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写法。从深层次上来说,是启发学生论事说理从不同角度多侧面的展开,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辩证性能力。

【参考答案】文中第6节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正面树立起自己的论点,与敌论点针锋相对。接着,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以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样,就间接地反驳了敌论点。

4.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显著的特色?试举例加以分析。

【析】此题是针对本文语言风格设计的一道有较强针对性的思考题。举例简析,关键是看有没有真正领会本文语言的这一特点。如果说出的语言特色与举例分析不一致,则说明没能真正掌握本文语言的特色。

【参考答案】辛辣的讽刺是本文语言上显著的特色。

如第一节语句,“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揭露了国难当头,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不是号召人民奋起反抗,而是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搞“时轮金刚法会”等。请菩萨来“解救国难”,多么荒诞,多么愚昧啊!“一味”揭示了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栩栩如生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作者的讽刺语言真是入木三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实录

师:刚才课代表领着大家背诗,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背诗的时候要把标题和作者也说出来,二是大家背错了一句话,是“更zhù风和雨”吗?

生:是更zhuó风和雨。

师:对,是更zhuó风和雨。“著”是什么意思?

生:遭受,通“着”。

师:很好,大家一起说一遍!

生:遭受,通“着”。

师:现在大家把这首词再背一遍,好吗?

生:(齐背)。

师:好了,今天我们讲新课。请看大屏幕!

师:这是一条来自辽沈晚报的消息,今年是“九一八”事变75周年,为教育人民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增强国防观念,今年9月18日,也就是今天晚上9时18分,辽宁省14个市将首次统一鸣响“国耻日”警报3分钟。沈阳市国防教育办主任林跃进说,“以前依照惯例,沈阳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鸣响警报,省内其他一些城市如抚顺等也有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但是时间、方式并不统一,今年是全省第一次统一在当天晚上9时18分鸣响警报。”

师:沈阳是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今天按照我们的教学计划正好要学习这篇以九一八事变为背景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想,历史的巧合更加激励了我们全体中国人牢记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张东北三省的地图,这是大连,这是沈阳。谁能介绍一下九一八事变的情况?

生:(沉默。)

师:忘了?大家想一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因为什么,发生什么事件了?

生:(欲言又止)

师:想不起来,不敢说?哪一年?

生:19……

师:前面已经说过今年是“九一八”事变75周年,那么算一下?

生:1931年。

师: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炸断了沈阳柳条湖的一段南满铁路,然后向沈阳北大营和沈阳城的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师:与此同时,蒋介石又抛出了“三日亡国论”: “到现在他(指日本),一切军事的准备比世界上任何一国都要充足”“不仅十天之内,三天之内他就可以把我们中国所有沿江沿海的地方都占领起来,……灭亡我们中国。”这是他在1934年8月27日的一个讲话。而作者的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大公报的社论写的。当时还有这样一些言论:“我中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也发表演讲:“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国联,相当于今天的联合国,是一个国际组织,叫做国际联盟。当外族入侵的时候,国联能为你伸张正义吗?不可能。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生:(哄笑。)

师:这些都表明在当时一些人心中有一种悲观情绪,鲁迅先生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写了这篇文章。这一天是1934年的9月25日,两年之后的9月25日,先生因病与世长辞,中国文坛从此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实在这个时候,先生的身体已经患病,但他仍然顽强地用笔作武器,与敌人斗争,唤醒中国人的良知。

生:(神情肃穆。)

师:现在大家听一下课文的朗读录音。听的时候注意,一是要注意一些字的读音,二是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听录音。)

师:好。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些字,要读准字音,一起读!

生:读“搽玄虚省悟渺茫脊梁诓骗脂粉”。

师:很好,非常准确。再大声读一遍,好吗?

生:(再读。)

师:说说下面的词什么意思?

生: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诓骗:用谎话骗人。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师:这篇文章是作者反驳对方观点的,所以叫做驳论文。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驳论文的知识。议论文有三个要素,是什么?

生:论点、论据和论证。

师:论证的方法有什么?

生: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师:还有一个概念叫做论证方式。表达方法和表达方式是一样的,但是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却不一样。论证方式包括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师:那么,对方的观点写成议论文,有什么要素?

生:还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师:哈哈,是啊。那么,我们反驳对方的观点,可以从什么角度入手?

生:可以反驳论点。

生:可以反驳对方的论据。

生:可以反驳对方的论证方法。

师:对。

生:(露出不解神色)怎么反驳对方论证方法?

师:比如说,我说只要你努力,就能考上重点高中。这个论点对吗?

生:对。

师:然后我举例论证,你看某某人,经过努力就考上重点高中了。这个论据也是对的吧?

生:对。

师:但是我的论证确实是错的,我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仅有勤奋和努力就够了吗?

生:还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师:对,所以,用刚才那个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本身就是错的,论点自然站不住脚了。

生:明白了。

师:下面大家看文章的第一二段,看作者摆出了对方的什么论据和论点?

生:(自读课文片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这时候,走廊另一头的音乐教室传来一个班级的合唱声:“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师:是啊,在那样一个积贫积弱的年代里,从1840年开始的一百多年里,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历史上最屈辱的时代,一块块富饶的土地从祖国分割出去,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歌曲: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这是闻一多的诗句,《七子之歌》,从1999年开始传唱的是这首《澳门》,还有别的地方,包括我们大连的旅顺口。这七子,是祖国的七个孩子,是七处被分割的国土。国土沦丧,人民饱受欺凌,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国人可能就丧失了自信力,所以有了大公报的社论。那么,对方的论据是什么?

生: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生:不久,只希望“国联”。

生: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师:由这些论据得出了结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似乎无懈可击。那么作者怎样反驳呢?看文章三到五段。这一部分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师:那我们有什么呢?

生:有他信力。

师:对,我们曾经有过他信力。所以,对方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错误的。对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其实,鲁迅先生又何尝不是偷换概念呢?这其实是作者的讽刺艺术和幽默语言。这就好比甲同学说乙同学:你真不像个好人,我马上对甲同学说,怎么能这样说话呢?他本来就不是好人!

生:(大笑。)

师:这里的道理是一样的。那么四五两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师:我们失掉了他信力,发展了自欺力,总之不是失掉了自信力,所以,对方的观点是错的。

师:看文章第六至第八段,看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论点?提出那些论据来证明?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生:(自读课文片刻)论点是第六段的最后一句: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师:对了,也就是说,对方所说的失掉了自信力的中国人只是一小部分,是片面的。还有很多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对方犯了——

生:以偏概全的错误。

师:对。论据是什么?

生: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

师:那么请大家概括一下,中国的脊梁指的是什么人?

生:为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勇于奔走呼号的人。

师: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呢?

生:被摧残被抹杀。

生:历史上没有记载。

师:历史为什么没有记载?从原文中找答案?

生:(念注释)梁启超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师:是啊,比如清史。

生:是爱新觉罗氏的家谱。

师:历史只是把那些帝王将相需要的材料记录下来,所以有些研究历史的人不仅研究正史还要研究——

生:野史。

师:一些真正反映历史本来面目的东西往往存在于野史之中。鲁迅也从一些野史之中读到了民族的脊梁。看最后一段,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生: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师:地底下指的是什么?

生:已经死去的人。

师:哎呀,凡是有自信力的人都死去了?那么中国还有什么希望?!

生:指的是社会的底层。

师:很好。或者说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的革命人民,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

生:有良知的民众。

师:所以,我们无法忘记,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是无数普通的民众,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抗日热情,在敌后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游击战争,有效地牵制了敌军的深入。同时,中国共产党捐弃前嫌,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军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退了侵略者。

师:这节课的内容就是这些,现在我们回头看一下本文的结构。作者首先摆出对方的论据,由这些论据得出结论,是什么?

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师:作者是怎么反驳的?

生:我们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

师:然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是什么?

生: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师:然后开始举例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是什么?

生: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师:好了,作者的思路就是这样。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作业是完成练习册的基础知识和第一个阅读段。下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上语文教案2021

★ 202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 202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202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

★ 初三语文公开课教案参阅五篇

★ 2021年初三上语文备课教案板书五篇

★ 初三语文复习课授课教案五篇

★ 2021年九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新编汇集五篇

★ 九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分享五篇

★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教案设计汇集五篇

展开剩余30%内容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的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